以入世精神做事,以出世思想做人

人可工作室 2019-7-13 85 7/13

以入世精神做事,以出世思想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对社会进步、稳定、繁荣、衰败这些社会必经阶段起到很好的融合治愈功能的儒释道文化,这三种文化虽然各不相同,但却又在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弥补,相互融合,让中国文化凝固成一个整体,源远流长。

 

这三种文化形态相互融合转化的说法自古就有,后世也根据前人的引导,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当然这三种文化也是和而不同,儒家教人入世,让人积极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佛家教人出世,儒家不能解决人在追求奉献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换导致个人的抱负无处施展的问题,而佛家却刚好在这种缺失中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教人修炼自己的心智,用淡然处事的心境面对人生的不顺,让文人的内心得以安放。比如说我们熟知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佛家教人与人交的方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总体来说,儒家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家解决人与自然地关系,佛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种文化将人作为个体生活在世界上能遇到的问题都很好的做了解决方法。社会才得以安稳和平的向前发展。当然,对于人来说,这三种文化能够让你很好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

 

1. 儒家养正气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庸做人,自省,中正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为世人做了很详细的职业规划,每个人都要走的一条路,根据自己的天赋,后天的努力,达到自己能做到的最理想的高度,过完一生,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要让自己达到这个阶段必备的德行知识,才能够得到质的升华。“德要配位”说的就是你身在某一个位置,你的德行要和你的地位对等匹配。

先来说说做人,做人要正,中国汉字就是方正字,字如其人,所以说做人要有正气。

文天祥在《正气歌》写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气源自于造化之初,天地间本来就有的符合大道的至刚至正之气,对于个人来说,正气就是坦坦荡荡,光明正大,刚正不阿的气质。

孟子行文时写到他对自己的要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关于浩然之气就是集义而生,非义袭而取之是也。

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气,就是要人培养自我的精神,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培养个人的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君子范儿。

子曰:“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夺也”。

家有正气家不衰,国有正气国不亡,人有正气是脊梁。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呢?孟子告诉我们:“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养气先立志,志是气的统帅,志的方向决定着气的前进方向,气跟随志而进退。你立了什么样的志,就养了什么样的气,要想养浩然之气就必先有浩然之志。

个人立志是要从思想深处去了解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以此确立远大的目标和人生理想,用明确的目标拉着我们前行。

确立志向后,不能轻易改变。树立志向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方法。

王阳明同时也强调,在立志之外,人还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王阳明四十岁的时候,与黄绾论学,说了一句颇富禅意的话:“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玄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以识得仁体矣。”

意思就是说:平凡人的心就像是生了锈的铜镜,必须要时常痛刮其锈迹,才能看到他的本来面貌。告诉世人,一个人要想获得浩然之正气,就要不断地自省、反思、时时修正错误,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抵制外来的诱惑,切忌迷乱于心。

当你看到一个人骄奢淫逸,为邪气所主,为声色所迷,那么你会觉得这个人能够成事吗?又会在那一方面成事,我觉得这样的人成不成事不重要只要不祸害人间就是善念了,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剧。

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煎销恶习,你所追求的正气自然就会滋生自养。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何愁事不成?事在人为,立人在先,成事在后,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道,人道立则事道生。

根据古人多年来的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啊,从反思中找问题,克制自己,做到这些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正气生也。

自省是为了反省自己,但是如果说反省之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却又不知悔改,那么这样的自省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一个真正充满正气的人,他的行为应该是光明磊落的,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坦荡承认知错就改。

我们说:人无完人,但是不能拿这个作为放纵自我的借口,一定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的通过各种方式去改变,才是对自己的负责。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

元代王冕诗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正气满乾坤”;西晋杨泉言:“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

 

2. 道家修大气

 

道家教会你跟自然和谐相处,这个境界从儒家只关注人类社会的角度解放出来,眼界变得更大了。道家的本质特点就是“大”、“广”,眼界大,气象广,直至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说法。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道家关注的点发生了变化,他将眼光投向了自然界,天地之间,去洞察天地间的真理,达到自身内心的安放和追求。将人与自然二者合之,去以更广阔的的眼界探究心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天道之气。

正因为是从这样的角度去看世界,所以在老子的眼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由此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会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高论。

在老子看来这一切都是由“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来贯通的。这就是老子追求的大气。

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间而法天地之大气,这种境界便是庄子《齐物论》里那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眼界和气象,世间一切诱惑人心的物质又算得了什么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必然会大气豪迈,大气就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直接影响到人对生活的的认识和对幸福感的理解。

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若是没有一个大气的心态,时常与人争执,心性必会受到影响,这样的状态极易形成烦躁、郁闷的心情,这种心态久而久之便会对个人的性格塑造产生巨大的改变,形成容易愤怒,偏执的性格,很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当然针对于这样的状况,也会有相应的改善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要学会取舍,明白得失,控制自己的欲望,当然道家在这一方面更提倡自然,一切随自然规律而变化,眼光要放的长远,养成自然地心性,阳光的面对生活。

大气是一种修养,是个人德行的表现,当遇到矛盾,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的利益争一时的高低,而要将眼光投向更加长远得角度去看,从更大的角度去权衡利弊,通盘考虑,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得失不放。一时的得失并不会影响大的利益。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有的人豪气干云,义薄云天,为人爽快利落,喜交朋友,善交朋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凡事多为别人多想一点。这样的人自然得到众人的称赞,四海之内皆是兄弟。

对于那些凡事斤斤计较,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心胸狭隘之人,人们自然是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这样的人,不会走得很远,因为在前进的路上只有他自己的利益,没有朋友的扶持,不会生活幸福,天天只是担心自己的蝇头小利,患得患失,寝食不安。

怎样才能学到道家的这种大气呢?

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

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3. 佛家化怨气

 

现今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许多人人内心浮躁。

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

这种负面情绪总结起来,就是怨气二字,也就是“贪嗔痴”中的嗔。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如何化解我们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得破,放得下。”

看破什么?《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痛苦、烦恼和生气时,常常会听到朋友的劝说:“看开些,人生一世,就是那么一回事。赤溜溜地来到这个世上,最后,又是光着身子离开这个世界。人真是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是啊,空,空,空,人生到头一场空。不仅空,人生还充满了无常。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今天腰缠万贯,一夜之间就可能负债累累;今天高居庙堂,明朝就有可能远走他乡;今天合家欢乐,明朝就有可能妻离子散……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看透了“空”的人生本质,你才能放下。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享受,而不是什么事都放下。一个人如果无论什么都放下了,他的人生还能拥有什么呢?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语要提起,正见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缘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这些提起,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哪里呢?看得破、放得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无所执,身无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自由自在。

山林的穷山恶水,毒虫猛兽,都不能使你烦恼;市朝的繁华喧嚣,人来人往,都不能让心动摇。

 

以入世精神做事,以出世思想做人

用《道德经》八大思维做人

 

一、对立统一的思维

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二、逆向思维

春秋时期,儒家提倡仁爱、礼义和忠孝,认为只有仁爱、礼义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会,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老子采用逆向思维,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认为,仁义、孝慈、忠义恰恰是社会风气坏的表现,是大道被破坏的表现。

三、不争思维

老子曰: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你的不必争,不是你的不用争。老子认为,聪明人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退让。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不争,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四、利他思维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儒家说:仁者无敌,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只有利他的人,才是无敌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会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灵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看问题、做事情始终离不开自己的欲望,那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

五、战胜自己的思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认为,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有智慧和通达。同样的,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而只有那些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作强者。

六、守柔贵雌的智慧

老子推崇柔弱的智慧。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柔弱的东西,更懂得变化。譬如一棵树,有生命的时候,都是有韧性的,风来了可以随风摇摆。而一棵枯死的树,就变得坚硬了,风来了就吹断了。

七、要重视无的价值

老子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告诫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看到无的价值。盆子、杯子等器具内部是无的,所以能装东西;人建造的房子内部是无的,所以能住人。人们很容易看到眼见的实物,却忽略了无的价值。

八、守正出奇的思维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意思是说,治国要用正,带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过无事。

正代表了原则性的东西,奇则代表了打破规则。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守正出奇的思维,首先要尊重规则,有些事一定要名正言顺、有条不紊,但又要懂得打破规则,懂得变通创新方式。

以入世精神做事,以出世思想做人

以孔子人生感悟做事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这是关于人生感悟的最好解读!

 

三十立什么?

 

1. 立身

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2. 立业

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

3. 立家

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

 

1. 对外,他明白了社会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

2. 对内,他明白了自己

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

3. 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

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

1. 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

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绝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

2. 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 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

 

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

 

1.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

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称之为收获期。

2.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

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

3. 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

 

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

 

1.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

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2. 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

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3. 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也要做合法合情合理的事。

- THE END -
Tag:

人可工作室

8月04日08:56

最后修改:2019年8月4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