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三焦,一身轻松

作者: 何朱必 分类: 保健调理, 更新… 发布时间: 2019-11-18 21:15 ė views 6 没有评论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时间长了就得肾结石。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因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问题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惯通起来了,气血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中焦是人体的中心、气血生化之源、主宰人体的后天之本。中焦包括脾、胃及肝、胆等内脏。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中焦堵了,肾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代谢能力自然就会变差,结石自然就会发生。

上焦有肋骨罩著,下焦有骨盆罩著,唯独中焦这个区域是软的。有骨头罩着的地方是不容易变形和弯曲的,只有中焦这个地方软软的,可伸缩性强。护理好了,能显示出八块腹肌和马甲线;护理不好,则是一个大肚子腘腘。真正的好肚子躺在床上应该是这样的-中焦部位是一个大坑。

中焦部位的最高标准是肚子非常的软,并且,平躺在床上中间会形成一个大坑,有这样的肚子,就不会有前面提到的那些病症了。正如中医高人常说的:“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三焦是元气的升降通路和水液代谢的通道。中焦不通,会导致许多疾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薛生白强调了打通三焦对于预防暑湿的重要性。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肺、脾、肾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受限,易被暑湿之邪侵袭。此外,三焦不通会产生痰、湿、瘀血,导致多种老年疾病和早衰。

 

上焦心肺,不通就容易上火。

 

调理方向:宣通上焦

横膈以上为主焦,包括脑、心、肺。暑湿阻于上焦,致清阳不升,头部出现眩晕、耳鸣;心脏出现心慌、胸闷;肺部出现咳嗽、气喘、咳痰等。暑湿不除,上述症状会不断加重。

肺乃华盖,主气,为水之上源,与心同居上焦。如果肺气不宣,心血不能灌溉百脉,气结不行,水道不通,下源枯竭,肾脉无以滋养,则不能作强必痿而不用;或水气凌心,痰饮阻肺,心火不能下温肾水,必扰神明,心明不交,亦阳痿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肺主气,为高清之脏,肺虚则高源化绝i化绝则水涸,水涸则不能滋润筋骨……。”故宣通上焦,复其清肃之性,

 

中焦脾胃,不通就容易积食。

调理方向:运健中焦

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暑湿阻于中焦,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肝胆的疏泄功能。脾气不运,易出现大便秘结;肝气不舒,则表现为腹胀满、反酸烧心。

脾乃中土,制水而主思,主运化而生气血,升气机乃为枢纽,与胃相表里,与肝居中州而平行;肝主宗筋绕阴器,被肾脉上贯,而行宗筋作强之令。

下焦肝肾,不通的话就容易气血瘀结。

调理方向:疏通下焦

下焦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暑湿阻于下焦,易出现小便短少黄赤、尿路结石或腹泻、腹痛。下焦湿热蕴蓄日久,上述症状会不断恶化。

疏通三焦,一招就灵。

三焦主要管理人的五脏六腑,三焦经不通,也是中老年人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性疾病的根源所在。三焦经走行在上肢的外侧,以及头颈部的后外侧,打通三焦经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拍击法,用左手沿右上肢手腕处外侧一直往上拍,到达肩峰后转向头颈部的后外侧,用这种方法即可刺激三焦经上走行的穴位,每侧拍打十分钟左右,再换另一只手拍打对侧上肢及头颈部,每天晚上9点到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拍打最佳。

本文出自何朱必博客,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hezhubi.com/open.ht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