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人可工作室 2019-8-1 57 8/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功莫大焉,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里,“中”为正,中正为德,“中庸之道”即是“德道”,“中国”是指以德为核心,没有疆界和分别,而不单纯是一个国度的名字。“传统”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思想,是来自于全人类思想、文化汇聚之源泉,统一之本源,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源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文载道、传道,最终的归属是引领人心合于道、归于光明本源,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华夏文明是本源的文明,故能亘古不变,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只剩下华夏文明从未中断,绵延数千年。

孔子自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以文载道、传道”,故孔子一生阐述六经,不为读经,只为明道。

中国传统文化圣人之道隐含于经典文字,就如同三维立体画一样,怎么能看出画中画?那就是看像不着像,视而不见像,眼睛视像而盲的时候,入心而得像。阅读经典如同此理,肉眼所见皆是执迷的后天人心,唯有打破人心的迷雾,才能以本心得见,即是“悟”,所见才是道。所以,看见经典又不见经典,不为读经典,只为透过经典文字感悟其中之道。如同观梨而不食,又怎能真正知道梨的味道?如果这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由于心境不达,则悟道真,可能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当下心定本源,即正心、德心,方能明经中之道。拥有正心,即是德,有德自有道,道因德而生,这就是体道悟道,这就是德、心的力量。在始终如一的正心之下,身体的潜能就会不断地得到开发。从细胞振动频率的提升、身体经络的打通、乃至身体各项退化的功能,都会得到修复而重新激活,各个意识的会越来越强,感觉会越来越通透,精气神的频率越来越,直至达到身体心灵合一,即“天人合一成圣贤”。在这个过程中,高频正心会逐步融化人心知见,比如会激活人体内的松果体,会打开人类固有但退化了的“多维空间之眼”(又叫“第三只眼”、“天眼”),能看见三维以外的无形物质和能量,能听见超频率的声音等等,此即智慧。

这一切发生是为什么呢?《礼记·礼运》记载:夫人者,具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揭示了,因道德滑坡使得圣落为凡,如果正心修身,则助人超凡入圣。

中国传统文化是引领人们超凡入圣。那么,何为圣人?毛泽东在1917年8月23日致恩师黎锦熙信中说: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记载:“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老聃是也。”《列子·仲尼篇》云:“有亢桑子者, 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史记·扁鹊列传》中记录着神医扁鹊具有“视人五脏颜色”的能力,他具有天眼,能透视人体,然后配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帮人“看”病。

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了这个境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由此可见,圣人即是真正的天人合一者。对于圣人而言,神者为心,心到即到,而心神原本皆通,所谓神通,只不过是心之本体的状态。圣人就是尽去人心,回归先天本心的真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引领人回归本我的文化。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知行本合一,有本体之知,所行必是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智慧。所以,国家领导人一再提倡要全民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宝库,中医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

什么是中医?其实“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同手心和手背,是同心同体,都是以中正、德为核心,中医其实就是德医,有德心才能为医。故《大医精诚》讲医德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即是“圣”,圣必是医,医者必是圣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可救国、治世的“圣人”,也是可医天医人的“圣医”,故古语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皆预言: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世,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人类健康危机。

气为生之“充”是指生命的存在是通过气来运行的,人体从细胞振动到器官、系统的各种机能,都是通过气的运行来带动实现的,比如血液的循环、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等。而气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那就是“神”为生之制即主宰。这里的“神”即是灵、即是心,由后天的显意识、先天的潜意识组成。所以,心灵是生命体真正的主宰。生命体所体现的阴阳虚盛,能量频率的高低,肉体是否健康,都是“神”造成的,一切都是心的结果。换句话说,眼见为实的肉体之病却为“假象”,只是病象的投影,而真正的“病”却在多维不可见的心上。对此,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质这个东西,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是源于一股令量子保持不停地振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股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也就是说,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看来,要研究生命健康必须抓住“根本”,生命的根本即是神,即是心。神决定着人体的疾病与健康,也是心性的体现。

还有的中医用敷药来调节阴阳,阴阳之气乃事生命之气,因心神而生,还哪来的气呢?这个气又是哪来的!想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一场大病、一场车祸、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性格大变,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啊?

所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刻不容缓。中国自古讲“精气神”,怎么能把“心神”给扔了呢?那还是神州吗?那还是神龙族吗?没有“神”如何觉醒?如何崛起啊?

首都医科大学2004年12月第6期文刊【摘要】中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缺乏的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涉嫌唯心论,从教材中彻底删除,至今未能恢复,值得认真发掘整理。”

当下正热的现代量子物理科学也证实,宇宙是多维的,精气神就是人体小宇宙的多维构造,它们有着共同的组成: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把生命体比喻成生命之树,当树根能深深扎根于泥土,与大地一体,有源源不断的水分、能量,必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还能引来蝶鸟朝之,带来一个繁花似锦的美妙世界。

所以,心神宁则天地清,心是健康、生命、乃至命运的根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一切从正心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 重在精髓解读

一个“儒”字,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拆解之即:一切皆为人之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要从源头说起,首先是从无文无字的“神传文化”阶段开始,随着人类的先天本能退化成为潜能,出现了图腾、图文文化,再到繁体文字文化,直到演变成现在的简体文字,无论如何,所有的有形有相的经典文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交流需要。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以文载道、传道。文是有形,但道无形,唯心可得。所以孔子一生教化弟子:不为读经,只为明道。《德道经》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唯本源有道,才是真道,唯天人合一才能知道、得道、成道。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是根是本。正心即是德心,有德必有道,德道本合一。德为道之心,道为德之行,德升道长即能天人合一、成圣,可为良相、良医,济世救人,积德行善,提升能量频率,致良知,回归本源。

“不忘初心”这一说法被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初心”即是“正心”,有正心才能有正气,从生命健康角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自不得入,从生命的整体上来说,正气就是正能量,就是风水,就是命运,正即是德。一切生灭皆源于德,有德则生,无德则灭,一切生,一切灭皆是因果,小到红尘人生,大到宇宙生灭。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正心、修德,德就是一切,此德非凡俗人心所认为的德,此德即大儒陆九渊所说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也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表述。换句话说,有大德必有大道,有了德道,即拥有智慧、拥有最高频率的能量。有了高频能量,就能化解低频能量,从而改变物体的疾、病、害等状态。

话说疾病的形成过程,如同雨雪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在虚空中汇聚了低频意识,产生低频能量,产生阴阳、正负电的摩擦和撞击,低频能量不断汇聚,频率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下坠,不断遇冷空气,从无形的意识、到气、到可见的雨雪、冰雹等等。一切疾病都源于心,可以说一切疾病都是心病。当人心长期处于低频情绪中,比如生气、怨恨、委屈、愤怒、悲伤、痛苦等,这些低频意识产生低频能量,长期汇聚就会凝结,造成越来越低频、沉重、郁结,轻者堵塞经络,影响脏器功能,造成亚健康,重者使身体机能受损,不能正常运行,恶性循环,出现能量超低频,就会有物质化的显现,就形成了医院仪器能检测出来的“实病”了。

从中不难看出,心识是疾病形成的根源,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是正心、修身,因为有了中正之心,即有正气,心通则百脉皆通,身体机能运行畅通无阻,整个机体乃至每一个细胞都充满能量,在正心覆盖下的高频能量场里,提升了生命本身的运行机制,自然实现了修身,获得了健康,这是生命的自动机制。所以,有正心,方能齐家、治国、乃至天下太平。

今天,我们常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告诉我们,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家园。这在呼唤每个“地球人”,应该从我做起,抛开国界、种族的分别,同心同德,回归“中正”之本心。好在我们中国人,首先觉醒了!毫无疑问,这与我们沐浴正统的中华文化休戚相关!

读懂中国传统文化你就会发现,真正的中国传统“中医”非医,其不重医术、不用医药,是谓上医、圣医。大道至简,无非那就是抓住根本,正如阳明心学所讲的“直指人心见真性”。去除人心的低频意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归本心、初心,有德即有道,心通百脉皆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立、立他、德行天下,这就是大学之道、中庸之道。“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人皆可成圣贤,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

清代石成金《传家宝》曰: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可通,为神明主宰,病健之所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于善,则五内颠倒,大病缠身矣。若一真澄湛,则万祸消除。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医又作为这座宝库的钥匙。大体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医道同源,皆来自于本源,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就是德道。既然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你,那么,我们人人都应该从“正己心”开始,都应该努力践行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我们既可成圣贤又可为良医,必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造福世界,未来总会有一天,人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下,能够同心同德,共繁荣、同发展,此即“天下大同、和平盛世”!

南怀瑾: 得意时儒家, 失意时道家, 绝望时佛家!

有人说: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儒家像是粮店,道家像药店,佛家像大型购物广场,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而佛家则包容万象。不要以为没读过《论语》《道德经》,没读过佛家经典就不懂国学。实际上,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都有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一点你不得不信。

有人说,中国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也就是说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

儒家像是开了个粮店,五四运动砸烂了孔家店,所以中国挨饿,就是精神饥饿啊。现在不光在中国把孔家店又开了起来,而且还开到国外;道家是药店,人生有毛病,社会有毛病,一定要吃点药。人的心灵和精神有点问题,道家可以帮你解决;佛家是开大型购物广场,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哲学上有个观点,就是社会是永远未完成的社会,人是永远未完成的存在。社会、人生都是未完善的,因此需要药去治。所以,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林语堂先生也说过: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当然,要集儒道佛于一身,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你面前即使有粮店、药店、购物店,你也会迷茫,无法自我超脱,说不定会跳楼自杀。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中国一直存有一些误区。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文化主旨

儒家积极进取;道家顺其自然;佛家无私奉献。儒家讲求的是一个人要努力完善自身,修齐治平,积极入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家讲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一个人要尊重天地自然,不要试图凌驾在自然界之上,顺其自然,佛家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慈悲和包容。一个人无私奉献,积极行善,来世才有福报可言。

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孝、悌、忠、恕;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脱胎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人伦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主次关系划分,臣子应该以君王为主,子女应该以父亲为主,妻子应该以丈夫为主。这种道德观念很受封建王朝皇帝们的喜爱,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五常:仁、义、礼、智、信。同样是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在孟子五伦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对孟子五伦的具体化。

四维:礼义廉耻,被管仲称之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当年那个带领齐国走向辉煌的管仲所主张的观点,在管仲的心中,礼义廉耻直接与国家的兴亡挂钩,不在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观念,而是上升到国家层面。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是宋人在管仲的礼义廉耻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家庭观念就极其重要,往往会形成几百人的超大家族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和谐,孝悌观念就被人们提出来了。而有家毕然有国,因此宋人又提出忠信的观念。

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八德,这些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和原则,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支撑下,中华民族才能走到现在,如果我们将这些道德标准原则抛弃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也就离亡国灭种不远了,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儒家积极入世,所以侧重点是个人修身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人们心有仁爱,待人有礼貌,对朋友讲信用,对父母孝顺,对君主忠诚等等共九条标准。道家认为现实的生活没那么重要,领悟天地大道才是正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万物都由“道”衍生而出,只有领悟了道,才能天下莫能与之争,才能更好的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放在个人修养上,就是淡泊名利,修心静心。佛家提倡的是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信徒需要为善,多积善果,才能有好报。

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夫子讲:三十而立。一个人要在三十岁成家立业,有自己能在世上立足的本事。道家把更多的关照放在内心,一个人领悟天地道法,就是最大的圆满,至于功业如何,那就看缘分了,顺其自然,掌握道的法度,完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佛家文化讲的是轮回报应,一个人要以慈悲渡人,无私奉献,才能修得圆满。

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自然规律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中即世界。

对儒家而言,世界是一个值得每个人去展现能力的地方,所以他们主张有教无类,让所有人都能有知识去世界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对道家而言,人不能瞎折腾,自然界很脆弱,违背自然规律就要接受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重视自然,顺其自然,不要强行用人力打破自然平衡。佛家文化主张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万事万物都在内心世界,心中贪嗔痴慢不灭,看到的世界就只有残忍的争斗,心中纯净安宁,世界也就纯净了。

价值观

儒家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和谐。
道家文化: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促进自然和身心的和谐。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儒家的世界观里,提升自己的才能和道德,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让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安居乐业,这是他们不变的使命和理想,道家文化则有所不同,他们觉得一个人不能太功利,养心养身,戒掉贪欲。他们不认为社会价值才是终极价值,自身的和谐比建功立业重要。佛家文化中,慈悲是永恒的,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是最快乐的,人的精神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淬炼和升华。

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家鼓励人奋进入世,努力提高自己,积极向上,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生活,做出一潘自己的贡献。道家更多的是出世的哲学,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他们淡泊名利,超凡脱俗,是中国知识
分子的另一个栖身之所。佛家一方面万法皆空,看透世间的虚无,但是他们又主张入世修行,无私奉献。他们虽然有出世的精神,但做的却是入世的事业。

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不吃不甜蜜。
儒家是主食,不吃就饿。在人生的历程中,儒家的积极进取占了大半,只要你活在人群中,就不可避免的活在世俗生活中,按照儒家的要求去做,就能感受到它切实的帮助。道家反对一个人只知道建功立业。不懂得停下来,那整个人生就没有缝隙,没有色彩。不要总是兢兢业业、孜孜以求,要懂得留白。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懂得欣赏自然、欣赏艺术,这样可以改善心态,提升幸福指数。人生总要走到最后的关口,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历经最后那一劫,佛家替你堪破它,让你免受恐惧之扰。放下私欲,破除我执,乐得奉献,人生自然更加甜蜜。

- THE END -
Tag:

人可工作室

10月25日03:35

最后修改:2019年10月25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