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论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全新的博弈模型,智猪博弈。确切说,智猪博弈属于纳什均衡理论中的一个著名例子,其模型解析如下: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它们在同一个石槽里进食。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踏板,踩一下踏板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踩踏板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大小猪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踩踏板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个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在智猪博弈模型中,反正受罪的都是大猪,小猪等着就行。智猪博弈模型可以解释为谁占有更多资源,谁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智猪博弈在社会其他领域也很普遍。在一个股份公司中,股东都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是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不一样。在监督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明显大于小股东。因此,小股东往往不会像大股东那样去监督经理人员,而大股东也明确无误地知道不监督是小股东的优势策略,知道小股东要搭自己的便车,但大股东别无选择。大股东选择监督经理的责任、独自承担监督成本,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这样一来,从每股的净收益来看,小股东要大于大股东。
这样的客观事实为那些“小猪”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成长方式,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我们看一下智猪博弈就能明白这一点,小猪的优势策略是坐等大猪去踩踏板,然后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小猪在博弈中拥有后发优势。在博弈中,抢占先机并不总是好事,因为这么做会暴露你的行动,对手可以观察你的选择,作出自己的决定,并且会利用你的选择尽可能占你的便宜。
智猪博弈存在的基础,就是双方都无法摆脱共存局面,而且必有一方要付出代价换取双方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的力量足够打破这种平衡,共存的局面便不复存在,期望将重新被设定,智猪博弈的局面也随之被瓦解。到底是选择先发还是后发,在博弈论中,就要先分析形势,按照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则,把风险留给对手,把获益的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只“聪明的小猪”。
本文出自何朱必博客,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hezhubi.com/pig.htm
一条评论
Thank you so much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s with an exceptionally brilliant chance to check tips from this site. It’s always so useful and jam-packed with a great time for me and my office friends to search your web site at the least three times weekly to find out the new guidance you have got. And indeed, we are actually motivated with all the remarkable secrets you serve. Selected 4 facts in this posting are undeniably the most suitable we’ve had.
非常感谢你为个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来检查这个网站的提示。对我和我办公室的朋友来说,每周至少三次搜索你的网站,找出你得到的新的指导,总是非常有用和充实的。事实上,我们被你提供的所有非凡的秘密所激励。不可否认,这篇文章中选择的4个事实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