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太空。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空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空间无人对接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
2018年中国获得火箭发射次数年度冠军,共发射38次,超过美国的31次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奔往火星,中国航天走向深空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020年11月-12月,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东方红一号卫星
以上,只是节选的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并非中国航天的全部历史。然而,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窥豹一斑,看到中国航天的大致发展历程。其中,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站技术、登月技术、卫星组网导航技术、深空探测技术已经全面开花,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党和政府的领导。这些成就的背后,也并非是一帆风顺,其中也出现过一些航天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也导致过舆论对中国航天的质疑。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中国航天的发展确实是举世瞩目,令人赞赏!然而,发展航天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其实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了解得并不透彻。
NASA专家给修女回信中附带的照片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给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专家写了一封信,提出的问题是: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这位专家的回信很长,讲了很多关于航天技术发展对全人类的好处,并随信寄过去一张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给修女。今天我也斗胆粗浅地谈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展航天的意义何在。
首先,作为航天技术,一直是站在各项科学技术的至高点上的,发展航天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储备非常重要。很多航天项目中发明的科学技术,日后都可以应用在国计民生当中以及国防上,对于改善普罗大众的生存环境有极大的帮助。卫星遥感可以探测重大灾害,北斗导航可以打破GPS的垄断,太空育种可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太空育种产出的农作物
其次,作为一个大国,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可以直接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能提升国内民众对于本国的民主自豪感和国民的自信。这和举办奥运会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办奥运会并不能产生很大的直接经济效益,甚至有可能亏本,但是产生的间接效应很强,让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眼前。航天事业同样如此,虽然耗资巨大,但是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标志之一。
嫦娥五号探测器登月采样
再者,人类虽然发源于地球,但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终有一天需要向外太空寻求更多的资源去发展。目前,月球上的资源和火星上的资源是最有可能优先被人类利用的。就像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一样,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可以促使一些国家的崛起,今天的航空和当年的航海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说了这么多的航天事业的好处,也并非认为航天事业就是十全十美,毫无弊端的。航天事业确实也会耗费一个国家的相当的国力,如果无视本国经济状况,刻意发展航天也是很难成功的。我们的地球也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保护,我们的社会也还是有一些底层人民的生存条件堪忧。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航天事业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而一个国家能发展航天事业,也说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到达了一定的水准。我国在航天上的投入和产出目前来看是协调的,无需诟病。期待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带给国人更多的惊喜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