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作者: 人可工作室 分类: 优质博文,更新… 发布时间: 2019-12-04 19:08

“知行合一”是心学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难。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传习录》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关于“知行合一”,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当时读到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凡人多是空励志,以至说多做少,最终落空。

说起“知行合一”,不得不提“四句教”。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曰”四句教”。对于“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话要一起来读,如果单独读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的意图。四句教是心学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读第一句,怎么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让我们再来解读“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关于“四句教”的思想,我认为自古以来,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为已所用,便能了解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评之流,只是发表自己看法罢了。

要了解“知行合一”,还是要读先生的《传习录》。《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学”发展和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是王阳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要想彻底了解,还是要通读此书。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何时,是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会一直指引着我们,知行合一,需知,也需行。理解了,便能指引我们自省、慎独、求知、前行。

在1917年,发生了两件很巧妙的事:

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在车间闲来无事做,于是看王阳明语录,突然有所悟,全身一震,于是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这个“中正”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大中至正”,我们知道,蒋中正就是蒋介石;也在那一年,湖南省立的第一师范,里面有个年轻人,叫毛润之,深受王阳明相关的书启发,写了一篇文章叫《心之力》,老师给他打了105分。原分100分,因为写得太好了加多五分,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那个老师的女儿杨开慧后来嫁给了毛主席。

两党领袖年轻时在那年都同时深受王阳明启发,不仅如此,王阳明的心学对外国影响也很大。让日本强大起来的“明治维新”就是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伏首拜明阳;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就十分推崇王阳明。王阳明不像其他理论家,他创立的学说能用到他的实践中,他带兵打战堪称战神: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而且在很多官员的嫉妒陷害中巧妙地避开,所用的兵力、时间极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曾国藩也是很崇拜王阳明,在打太平天国也是用了王阳明的一些打战原则。

他这么厉害,拥有这么多的崇拜者,靠的是什么秘诀呢?

其实就是王阳明的心学,而代表这个心学的核心主要是这四句话(我比较赞同度阴山的讲法):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王阳明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方法论)。

度阴山曾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很坦荡,无牵无挂,无善无恶,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但当他在玩时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实在是块风水宝地,而这块风水宝地正如当时农夫借钱想给他的,而他不要,内心突然产生懊悔之心。这说明他意动了,也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这个“意”是对是错呢?王阳明扼腕顿足,那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不该有懊悔之意,想占为己有。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最后王阳明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终如释重负,开开心心和弟子继续游玩。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接下来明海就具体解读这四句话的意思!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的世界观)

王阳明与朱熹对世界的看法与思维是截然不同,朱熹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别人那里,所以需要去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搞定困难的关键在于自己,在于你的心中。天下间所有的道理都在我们心中,只看你求还是不求,心是万物的尺度。

理学把心分为性和情两种,这两种都是与生俱来。“情”就是人的七情六欲,理学家要求人们不要表现情欲;“性”是一个人作为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主要是仁义礼智信等“良知”),也就是天理。理学大师朱熹说:心不是天理,心其中一部分的性才是天理,情不是。

性与情本来就是人的两条腿,理学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性”这条腿,这样就缺了“情”这条腿,然后需要通过到心外去寻找另外一条腿来弥补。对万物万事进行“格物”,从而得到各种各样的天理与道理,来弥补心的不足。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不需从外面寻找。对于心中的情,只不过是性上的一层灰尘,吹吹就行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情欲是人与生俱来,不必压抑,可以表现出来。但要有个合适的度,过与不及都不好。

王阳明从龙场悟出的道浓缩成三个字就是——心即理,这是王阳明的世界观之一。心(良知)是手电筒,理就是手电筒的光,心要按下开关,理就没有任何借口地出现,心是理的主人翁。心不但是理的主人翁,还是天地万物的主人翁,他统一着世界。

举个例子:

有一天,王阳明弟子在花园中除草,很累,于是感叹:“善难培养(种花),恶难铲除(除草)!”王阳明听到就过去传播他的心学:你没有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天下任何事本来就没有善恶,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如果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那此时草就是善的,草坪的花反而是成了恶了。这些善恶都是因自己的私欲产生!我们之所以经常觉得这个世界太残酷,觉得自己经常受到束缚,是因为我们对外物产生了对立,我们总习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好恶之分。我们一旦对外物贴上是非、善恶的标签,它们就有生命反过来干扰你。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你内心的反应,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良知,按良知去做事,就不会活得那么累了。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王阳明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直白而言就是,你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本来没有善恶的,产生善恶是因为私欲的“意”产生,我们需要去打扫。王阳明曾经对众多弟子诵了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皆有良知,我们需要致良知,以此去打扫心中的私欲。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然是愚人,只要他肯致,就和圣人无异。既然大家都是圣贤,或是潜在圣贤,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这在古代环境有这个思想很了不起了。这就是王阳明的人生观之一:要自信,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自傲,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别人差,但也不比别人高明(这里我直接采纳了度阴山的观点)。王阳明心学一直强调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就是我们都要有独立意识,不能活在权威和传统之中。而这个独立意识就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良知,只以我们良知之是非为是非。所以独立意识、批判性思维也是王阳明的人生观!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价值观)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那时候他一直徘徊在“知行合一”这词的考虑),他对良知的感悟已经很深了,但是还未能突破出来,此后的十几年一直在静坐考虑中。1521年,经历了皇帝身边红人张忠、许泰对王阳明的不断陷害后,一天在讲学中对弟子们说:“最近我心上总有个词欲蹦跳出来,但它就在口边出不来,我还捉不出来它。”直到有一天,王阳明在静坐慢慢醒来,微笑地对弟子们说:“终于让我把它捉出来了。”这就是“良知”这个词,他对弟子说:“良知之学是我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而等万不可当作两个字轻易对待。”1524年,王阳明又在“良知”前加上个“致”字,王阳明心学就此定型。

孟子谈“良知”只是把它当成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道德力,其实只是“仁”的一部分。而王阳明把“良知”抬高到无与伦比的地位,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判断是非、善恶、耻辱等等。比如说你和朋友闹掰,一天朋友急需用钱但又缺钱,有时候第一感觉良知告诉你应该借钱给你朋友。但我们心中有很多顾虑:怕朋友还不上、曾经跟我吵架、有的还幸灾乐祸等等。我们应该按良知行事,其他统统去掉。所以我们发现,良知有时会被遮蔽,这要我们光复良知。我们平时活得那么累,因为就是不听从真正的内心,不按良知去做事,什么都考虑,私欲太多干扰。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方法论)

王阳明初创心学后,在贵州龙场为弟子们立下了训诫: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算是成功做事的方法论,其中立志最为关键,这也是儒学比较重视的。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15岁开始立志,30岁才立定;曾国藩30岁也立志做圣人。有了志向他们内心好像被赋予某种力量,直往直前。我们现在很多人很焦虑,或者中年危机、油腻,其实就是缺乏有自己的志向,王阳明12岁就立志做圣人,所以他非常注重立志。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到:“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废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王阳明说的这番话是不是与现在很多人的现状是一样的?我们回到开头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立志刚刚说了,勤学在王阳明看来,不仅是学知识,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一种光明良知的过程,是为善去恶的过程;改过就是改过私欲遮住的良知;责善则是针对别人,所谓责善就是要别人向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第一个方法论,还有一个顶级的方法论,那就是——事上练。王阳明之所以那么多人崇拜,就是他不仅创立学说,还利用自己的学说做了很多业绩。比如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从来没有失败过,简直是战神。放在现在,就像成功学,就像很多人崇拜马云等成功人士一样那么吸引人。而这关键就在于王阳明不仅有很高的理论,而且能实践。我们很多人觉得看书、在教室上课是学习,王阳明强调“事上练”,一定要在实践中修炼自己。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理论,一行动起来就乱了套。平时静坐,一个人时道德很好,体会到很深的人生哲理,一到社会就不知所策。

毛主席说:看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马云说:可以少看书,但可以多看人。在社会接触各种人各种事当作学习。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这点,现在很多学生背书、看书才觉得是学习,孩子玩就是玩。其实如果从小教育孩子玩或各种工作也是学习,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读懂了王阳明心学,我顿时醒悟!我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不再抱怨那些所谓的朋友,我也懂得了人生,释然了那些给我使绊子的人,我想,只有自己的智慧才能拯救自己!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而彻夜不眠;不要再为看不惯的人和事而据理力争。但是遇见小人,你也一定要有金刚手段,看准时机,一举反攻!读懂了王阳明心学,那你也就看透了人性的复杂,知道了道德的本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早一天学习王阳明,就有可能少走一段弯路。

人生最大的智慧,说到底就一句话:不搞人,不被人搞!

搞人终归要被人搞,自强不息、保护自己,才会不被人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赞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