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御人
修己VS御人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修己:修身、济家、治国、平天下;御人:学会与君子与小人打交道——儒家思想——名家献言]
西方文化,以科学、法律和宗教为三大支柱。他们的法律和宗教,都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同样地,西方管理亦以科学的活动为主,十分重视明晰的定义,清楚的规定和正确的数据。西方管理,显然比较偏重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当然也离不开人性化这一根本。
我国文化的精神形态,则以道德和艺术为其基石。而我国的道德,可以说相当艺术。因此,中国式管理自然免不了浓厚的艺术精神。高层管理者的直觉判断,往往在制度面前表现出独特的「例外」。用人「破格」; 用钱「如果报销有问题,我就自己掏腰包」;对事「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总觉得不对劲」;口口声声「法」重于一切,自己却经常洋溢著纯「情」。中层业务主管,善于揣摩上司的心态,适时调整数据,弹性解释事实,报喜不报忧,而又奉迎得好像没有在奉迎一般。基层员工,大多心存「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摹拟作业,并不一定遵从作业规范。上下都相当艺术,使得整个管理,也无法不偏重艺术化。艺术化的管理,弹性显然比较大。管理者的作为,影响力也比较大。不容讳言,同样是总经理,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必然比美国公司总经理要来得自由自在,少受许多规律的束缚,即使是挂名的,开口要一些例外,也比较容易获得通融。因此,自古以来,我们就十分重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非常强调「修己」,认为管理者必须以修身为本。我国先哲看见宇宙万物都充满生命,对管理的探讨亦以生命的观照来了解,老早洞察企业内外情境无时无刻不在变迁,若以客观呆定的典章制度来管理,必然僵化而难能适时应变,因此主张「不要紧的地方,讲清楚一些!真正要紧处,保持弹性,反而要讲得模棱两可」,认为如果能配合贤明的主管,适时当机立断,即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大家重视修己,弹性管理也就有利无弊,或者利大于弊,我们害怕什么?单凭法管不了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不违法,却经常要做法以外的事情。你规定不能这样,他立即不这样,马上接著做那样。你一看不对,规定不能那样,他也就不那样,可是紧接著又做另外一样。法不是不好,而是永远不够用,累坏了立法的人,急坏了执法的人,却笑得避法人弯不下腰来。古圣先贤,劝告我们修己,实在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我们舍本逐未,受苦受罪,又能怪谁?再说,任何主管刚一就职,所有同仁都会张大眼睛静默地看著他,看什么?「看你变什么花样!」要看好久?大抵不出三、五天,话就出来了:「唉呀!没有什么两样,变来变去还是那一套!」中国人乌黑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一位在湖南大学担任教职的德国人说过:「中国人深黑而似乎毫无表情的眼光是安静的、客观而又毫不留情的。用这个眼光,中国人比任何别人都更快地知道,站在他前面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干脆称为是一种天赋。」诺特罗帕也肯定此一天赋,他说:「我怀疑是否还有第二?」中国人一样的本领:中国人一与另外一个民族相处,很快就会直观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与心灵生活。」在台的若干美商公司比较希望美国主管直接负责,害怕中国主管的原因,即在中国主管往往会比美国主管更表现出典型的美国作风,令他们消受不了。 实际上,中国人请求修己,并不是希望当圣人。我们只是身处「十日所视、十手所指」的境地,别无他法,可以说是被逼走出的唯一路径。既然中国人不好骗,也不可欺,倒不如自觉地修身,由被动而自动,当能获得更多的乐趣。管理者修已,有三要目,分别说明如下:
一、认识自己
孔子说:「即使不见知于人而心里毫不怨恨。」他比较重视认识自己。一个人不必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须当心自己不能知道别人,而在知道别人之先,必须认识自己。因为知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知人。管理者重在知人,所以要由认识自己开始。
1.经由性向测验,了解自己的倾向或潜在能力。对于自己所能胜任的活动,切记不可大意,以免「阴沟里翻船」;对于自己所不能胜任的活动,务须多多尊重他人,但要加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判断力,以免误判害事。
2.经由智力测验,明白自己的一般智力或特殊智力。不过,我们建议管理者把智力测验的功能放在「知道自己的智力有多低」而不是「知道自己的智力有多高」,因为「人上有人」,高低是比较的结果,谦虚才是美德。
3.由定期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使自己知所警惕,岁月量儿不饶人,一方面要把工作做好,一方面也要珍惜自己,这才会重视正确方法的选用及调整,形成「轻松愉快把工作做好」的中国式管理气氛,以取代「紧张忙碌把工作做好」的美国式管理或「辛苦劳累把工作做好」的日本式管理。人反省自己,以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是视员工为机器呢?还是视部属如同手足?是绩效高于一切呢?抑或是尽人事以听天命?是「把一辈子的钱二年内赚完」呢?还是「细水长流」,年年有得赚总比「暴起暴落」好?管理者所作所为,系于他的价值取向,不可不知。
二、控制自己
认识自己是为了自我发展,自我要发展为正为大,必须谨慎控制自己。管理者各有所长,亦难免各有所短,如何避其短处,发挥长处,便是良好的控制。起码有五种原则,属于共通性的,分述如下:
1.管理者自己「无知」,才能使部属有机会表现其所知。部属大多不希望自己的知和上司的知有所抵触或冲突,主管表现自己的「知」,多半会压抑往部属的知,不愿当面叙述,却在背后批评一大堆。许多人只知道指责部属这种态度不对,并没有指称主管也有欠缺之处,其实和部属不敢或不愿意顶撞上司,是同一心理。
2.管理者自己「无能」,部属才有表现「能」的机会,部属尽其所能,管理者又何必逞能?众佬比独龙的佬量应该大些,管理者千万不要为了题不己能而阻塞了众能的源头,自己的成就建立在部属的众多挫折感上面,未必是真正的成就。
3.管理者懂得「无为」,部属才能够大有为,这是无为无不为的道理。主管什么事都亲自做,加上精力充沛,以致什么事都做光了,部属只好无所事事,无可为了。管理者退让步,让部属也能有所作为,可能更符合管理本来的用意。
4.管理者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恰到好处地「为所应为」。以有所不为做根本,瑷生为所应为的作用,使一切作为,都能够切合实际需要,并且从容中道。
5.管理者更进一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是有胆识、能担当的主管,部属既敬又畏,内心却是诚悦服从,因而无住而不利。
三、自成就自己
控制自己的结果,便要成就自己,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管理者能够把握下述六个重点,做到恰到好处,即是最大的成就。
1.知人善任。管理者主要责任在得人,得人之先,要能知人,辨识人的诚伪、善恶、智愚、贤不肖。知人之后,还要能善任。否则知人而不善任,等于不知。若是知人而故意不善任,那就更为可怕,不是嫉才,便是私心作祟,终必贻害组织。
2.有容乃大。器小易盈的管理者,最容易刚愎自用、骄矜自大。管理者如能体认中国艺术「虚空能容」的精神,充分了解「耳朵中空,即是要我们能听」的道理,度量宽广,胸襟能容能大,自能兔于刚愎骄矜。一方面能欣赏部属的表现,功成不必在我。一方面又能够功成不居,反而更受大家的崇敬。
3.真诚服务。服务代替领导,乃是中国人所欢迎的「关怀导向」,与西方「工作导向」不同。然而服务必须真诚,否则员工很容易看穿西洋镜,从此失去信心。真诚与否,光凭口头宣称,员工并不会信。要实质上有所表现,处处站在员工立场考虑,求得合理,员工自然心里有数,因而深信不疑。
4.仁爱为怀。中山先生主张「不独要求其根据法律行事,且勉其以道德立身」,管理者除了依法从事之外,还要以道德立身,亦即怀抱仁爱之心。任何人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仁爱,便不可能有真诚的服务,却极可能假藉服务的美名,来遂其私欲。凡是希望他人给他一个服务机会的人,很可能不明白仁爱的真义。服务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以仁爱的心灵体会别人真正的需要而提供。
5.信义为重。管理者不可言而无信,因为一旦失信于部属,从此难获大家信任。管理者不轻言,言必有信,时时保持自己的信用度,方为上策。但是管理者究竟不是神,有说出而做不到的,或决定后而改变的,必须适时委婉向有关人员说明,使其了解真正的困难,给予谅解。
6.知命乐天。命是存在的,不可不知。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才知天命,可见知命比不惑尤难。知命的管理者,才能够尽人事以听天命,凡事尽心尽力,却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该做的便全心全力以赴,成不成功在命。这种态度,叫做「知命而不认命」。亦惟有如此,才能乐观奋斗。乐天不是嘻嘻哈哈过日子,而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努力奋斗。中国人普遍希望长命,乐天便是以不损及寿命的心态来进行紧张忙碌和辛苦劳累的工作。修己安人是管理的历程,修己又是安人的起点,所以修己是整个管理历程的出发点。修是修治,把原本欠缺的地方修好,使原本优良的地方加强,让管理者以正己的面目出现在部属的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部属十目所视,自然很快有所知悉,起初会怀疑、试探,甚至考验,然后信心逐渐增强,产生良好感应,尽力在安的气氛中把工作做好。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即是仁道管理的感应历程。
本文出自何朱必博客,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hezhubi.com/st.htm
4条评论
I truly wanted to develop a remark to be able to express gratitude to you for the pleasant suggestions you are posting on this website. My incredibly long internet look up has at the end been compensated with pleasant knowledge to go over with my good friends. I would repeat that we website visitors are truly endowed to exist in a remarkable community with so many special professionals with insightful tactics. I feel very much fortunate to have used the webpages and look forward to tons of more cool moments reading here. Thanks a lot again for everything.
我真的很想写一句话来表达对你的感谢,感谢你在这个网站上发布的愉快的建议。我令人难以置信的长时间的网上查询最终得到了与我的好朋友一起复习的愉快知识的补偿。我要重复一遍,我们网站访问者确实被赋予了存在于一个非凡的社区中的天赋,这个社区中有如此多具有洞察力的特殊专业人士。我很幸运地使用了这些网页,并期待着在这里读到更多的精彩瞬间。再次感谢你所做的一切。
I wanted to send you that very small observation to finally say thanks as before for those amazing guidelines you have featured on this website. It was quite seriously generous with you to give extensively what exactly a number of people could possibly have distributed for an e-book to end up making some cash on their own, specifically considering that you might have done it if you considered necessary. The suggestions in addition acted to become good way to fully grasp other people have a similar fervor like my own to see significantly more with regards to this issue. I’m certain there are thousands of more pleasant occasions in the future for individuals that take a look at your blog.
十年前听曾仕强教授讲中国式管理,以“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说得入木三分,今天再读本文依然感悟很深。
人情世故,处人处事。